第(1/3)页 写诗人的学识功底以及诗中内容,成了京城书生圈中迅速流传的原因。 这两首诗落到了六公主叶秋燕的手中,她看着眼前抄来的诗词,脸色微变,她想起前不久手帕交郑雪去了一趟南阳郡的事。 “查出来是谁写的诗?”叶秋燕问心腹护卫。 护卫猜测道:“若是这诗中所指,正是南阳杀人案的话,小的斗胆猜测,恐怕是叶九昭所写。” 叶秋燕听了,这人的姓竟然还同皇姓,名字却是古怪,叫九昭,莫不是家中有九子? “叶九昭是什么人?” 叶秋燕并不太关注这些来京城赶考的考生,直到下属说叶九昭是从陵城而来的一位书生,并得知他的母亲是池氏,她怔住了。 原来是池氏的儿子,摄政王的继子。 叶秋燕将诗词放下,面上浮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,“把消息传出去,便说这两首诗是出自叶九昭之手。” 护卫这就退下传消息去。 郑雪入府时,叶秋燕问起她上一次去南阳郡的事,问她可曾将她弟弟平安接回来。 说起这事儿郑雪便气恼,她弟弟是接回京城了,一回京城就犯了事,跑去城西楼的钱庄借印子钱,闹事还将对方的铺子给砸了。 叶秋燕一听,疑惑地问道:“什么是印子钱?” 郑雪摇了摇头,“说是民间放贷的一种钱,也不知是什么生意,总之,池氏是真正的商人,才来京城多久,就开了一间钱庄。” 又一次提到池氏,叶秋燕立即叫人去查什么是印子钱,都是怎么运作的。 郑雪见公主这么好奇,疑惑地问道:“莫不是六公主还想着做生意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