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没有吃完的果品,池小悦叫下人装入袋中,给三人带着回去吃。 这一下胡四夫人可高兴了,吃了那么多,还带上一大袋,进贡的果子啊,胡家有这荣幸能吃到,这辈子都不可能。 送走欢喜的几人,池小悦一回身,就见还未走的郑公子竟然与昭儿一同去堂前,瞧着是有话要说。 池小悦也来到堂前,抱着梅姐儿在一旁坐下。 看到昭儿与郑公子说着话。 郑公子说起那砚台的事,他说道:“这砚台我瞧着像是贡品,上面还有名家的刻字。” 原本只觉得砚台贵重并不知出处的叶九昭疑惑地将砚台拿起细看。 池小悦的内心却是咯噔一下,定是胡四夫人花高价弄来的走私货,她只知道砚台好,就不知砚台的出处,还真是她一贯的作风。 砚台上的刻字果然与郑公子说的一模一样,而且就质地来看,也非普通砚台。 郑公子接着说起自己以前在宫里陪读时见过一次,正是这样的一块砚台,于是他装作好心地提点道:“我瞧着九昭兄还是别收下这块砚台,而且最好让送砚台的人去揭发那供货的商人。” “咱们读书人,十年寒窗苦读不容易,也不能与这些商人走得太近,免得受了连累。” 郑公子这话可不爱听了,看着像是处处为昭儿着想,实则在挑拨,要是一般的读书郎,自己好不容易中了举,被一块砚台连累,那自是立即绝交。 但叶九昭不是普通的读书郎。 叶九昭将砚台放回盒里,脸上没有动容,反而露出一抹笑来,说道:“郑兄言重了,不过是长辈送给我的贺礼,是对小辈的祝贺,不过是普通的砚台,郑兄也不可能到外头乱说的吧?” 郑公子脸色微变,不想叶九昭不按着他的话做,还是头回遇上,瞧着与自己年纪差不多,城府极深,这意思是要是传出去了,那就是他传出去了。 “我只是给九昭兄提个醒,商人逐利,不懂这中间的细节,但咱们与他们不同,既然知道了,就要规避。” 叶九昭一听,皱眉,“知道什么了,这砚台是我父亲送给我的,从京城运来,有问题么?” 非得他说清楚点。 第(2/3)页